煤化工產業當前迎來一場廣泛而深刻的變革,“雙碳”“雙控”壓力空前。9月24—26日,在陜西榆林舉辦的2021中國(榆林)煤化工技術交流會暨煤化工產業雙碳雙控高端論壇上,業內專家、學者及企業負責人圍繞“現代煤化工產業鏈低碳化高質量發展”主題,探討煤化工產業發展策略、出路及新技術,促進煤化工產業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趙俊貴在致辭時說,要堅持清潔利用、高效轉化的技術方向,打通煤油電氫氣、精細化工和新材料耦合發展產業鏈,積極拓展煤化工全產業鏈發展新空間、新境界;加快提高煤炭作為化工原料的技術進程,促進煤化工產業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差異化發展;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努力突破源頭減碳和節能提效的瓶頸,開拓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新路徑,積極發展煤基特種燃料、煤基生物可降解新材料等,走出一條高碳產業低碳發展、資源循環利用的新型煤化工技術發展新路子。
榆林市副市長陳忠表示,榆林以創建國家能源革命創新示范區為牽引,主動融入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圍繞重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大力實施科研攻關,加快碳捕集與封存、“液態陽光”等示范項目落地,推動能源化工產業低碳化再造。充分利用煤鹽油氣組合資源優勢,通過煤氣化、原鹽電解、天然氣重整和石油煉制等龍頭平臺,延伸專用化學品、聚烯烴、聚酯、聚氨酯、尼龍、新材料等高端產品,實現環境友好節能減排和高端化發展。實施傳統產業升級改造提動,開展“能效領跑者”活動,下決心淘汰一批蘭炭、鎂冶煉、小火電、電石等行業落后產能,在“騰籠換鳥”中置換出能耗和碳排放等容量指標,為現代煤化工產業發展騰出空間。
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展戰略和規劃司原巡視員明曉東提出三點建議,一是提高煤炭綜合利用效能,推進煤化工產業數字化轉型、精細化發展,提高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實現高端化發展。二是耦合相關產業技術和工藝流程,實現煤化工與石油化工等多聯產融合,通過補鏈強鏈延鏈,促進煤化工多元化發展。同時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多元化。三是加快核心技術攻關,開展顛覆性技術創新,研究探索現代煤化工碳減排和碳中和新路徑,促進煤化工低碳化發展。
清華大學山西清潔能源研院張建勝教授說,采用二氧化碳與氧氣混合分級氣化創新技術,不僅可以減少二氧化碳產生,還可以額外固定二氧化碳。同時,有機污泥、油渣、煤泥等含碳廢棄物也可摻入原料煤進行氣化,是一項潛力巨大的碳減排新途徑。
山東能源集團有限公司顧問褚宏春認為,發展煤基化工材料、煤基特種油品空間較大,與石油化工形成有效互補。堅持煤炭分質分級利用,開發高附加值的煤基精細化學品。通過開展聯合技術攻關,加快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煤化工與石油化工一體化、鹽化工、冶金、生物化工、新能源產業耦合發展大有文章可做。
會議期間,與會代表分別圍繞煤化工低碳發展、技術創新和綠色節能3個主題開展技術交流。會議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供應鏈工作委員會主辦,榆林高新區管委會、榆林市工商業聯合會、榆橫高端烯烴新材料產業鏈辦公室、中科榆林能源技術運營有限責任公司聯合主辦,來自政府部門、園區、煤化工企業等代表300多人參加。(李軍)
近日,陜西省榆林市發改委印發《關于確保完成2021年度能耗雙控目標任務的通知》,要求9~12月新建的“兩高”項目不得投入生產,本年度新建已投產的“兩高”項目在上月產量基礎上限產60%,其他企業降低...
上周,中國化工報記者從陜西省生態環境廳獲悉,作為我國唯一將煤化工行業建設項目作為碳排放環境影響評價試點的省份,陜西擬加快推進此項工作,確定中煤榆林煤炭深加工基地項目、陜煤1500萬噸煤炭分質轉化項...
9月1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根據標準化工作的總體安排,將申請立項的《石油和化工行業碳排放核查技術規范》等197項碳達峰相關行業標準項目予以公示,截止日期為10月15日。
近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產業發展司組織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等單位,對《現代煤化工產業創新發展布局方案》“十三五”實施情況進行了評估,并對標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任務,結合...